当前位置: 代表工作
金子般的人品无瑕的心---市人大代表洋县大龙养鸡场场长冯雪芳侧记
发布日期:2018/11/24  来源:   点击次数:0

在闻名遐迩的蔡伦封地龙亭镇,提起市人大代表,大龙养鸡场场长、龙亭村五组妇女冯雪芳,人们都夸她心底善良,有金子般的人品无瑕的心。

走进西汉高速路北边的洋县大龙养鸡场,一排排现代化的天蓝色鸡舍高大明亮,场区大院干净整洁,10多名员工往返于智能化生产车间,这里,虽然是一个养殖企业,由于实施废物回收利用,环保达标,没有一点儿异味。

今年50出头的冯雪芳中等身材,外向型性格的她口齿伶俐,态度和蔼,言谈得体,举止大方,交谈中无时不释放出女强人独有的风范。

初冬的一天,适逢汉中市农广校带学员到她的产业基地参观实训,她站在学员对面的高处,用朴实的话语,实干的例证把自己鸡场的规模,养鸡技朮,鸡病防治方法讲的头头是道,引人入胜。

洋县大龙绿色种养场始建于1999年。注册资本480万元,法人代表冯雪芳。种养场主要从事畜禽养殖、水果种植、农产品销售等业务。大龙养鸡场通过两次改迁,扩建成现有占地55亩高标准现代化养鸡场。现共有现代化全自动鸡舍6栋,育雏舍2栋、蛋鸡舍4栋、中央集蛋库一栋、中央集粪车间1250平方米,5000多立方,使用面积10000多平方米,栏存蛋鸡20多万只。年产鲜蛋3000多吨,年产值3000多万元,纯利润200多万元。

产业形成规模,实施科学养殖以后虽然节省了劳力,但她心系百姓,胸怀全局,毅然根据现实需要,安排当地齐秀玲,周红云,董秋丽等13名妇女常年进场务工,挣取劳务收入,仅此一项,该鸡场每年为当地村民创造经济收入60多万元。

望着一摞摞已装上车的鲜蛋和忙着干活的员工,冯雪芳说:“小康不是等出来的,是干出来拼出来的,自己有个产业门路,自己首先不当贫困户,给门上的乡亲们找下事做,她们也就不沦为贫困户。”

改革开放初期,身为农民的冯雪芳为了改变自己及家人的生活境况,1987年在龙亭街办起了投资小、见效快的小吃店,主要经营凉皮、菜豆腐小吃,她整天背着不满周岁的女儿起早贪黑苦干了八年,挣得了人生第一桶金。1995年她根据当地农历三、六、九逢集顾客相对集中的实际改营商业,主营土产日杂、五金交电、烟酒副食,还另开一家农资商店。到1998年又用手里的积蓄承包了一百多亩坡地,种植果树。同时,为了给果园提供足够的有机肥,办起了养猪场和家庭养鸡场。2002年彻底退出商业,专营农场, 2004年将原来的家庭养鸡场迁址扩建成陕南最大规模的标准化养鸡场。2006年注册"洋县大龙绿色种养场"2013年鉴于环保压力,为了可持续发展,又将已经过省级标准化验收的鸡场彻底拆除,建起了占地55亩,存栏20万只的规模化、现代化的蛋鸡场。2015年正式投产,是目前陕南规模最大、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养鸡场。

几十年的风风雨雨,坚苦努力,在取得了经济效益的同时,也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认可, 1992年至今,冯雪芳连续多届被推选为县代表、县政协委员,还被推选为省十届、市二届、市五届人大代表,市四届政协委员,多次受到省、市、县、镇的表彰奖励。在她看来,这一切不只是荣誉,更是压力和动力。作为新时代的女性,冯雪芳既有矢志不渝,艰苦创业的韧劲,更有一腔火热赤诚的爱民之心。平日里,她就像疼爱自己的家人一样,爱护关心自己的员工,逢年过节她都要给每名员工送礼品,发红包,献上一片爱心。

平日里为了经营好产业,自己也很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,除了平时购买书籍自学外,还多次赴外地参加各种培训,向国内外专家、学者学习养殖、种植方面的知识,学习企业管理,学习传统文化,不断地充电,丰富自己。至目前,自己企业种植、养殖方面未请专业技术人员,皆由自己担任。

在大龙鸡场智能化分蛋生产线车间,一颗颗大小不均,重量差异的鸡蛋随着智能化分量称重,在匀速转动的生产线上定格在指定的托盘里,在务工人员娴熟地工序操作下整体地成排,码摞装上面包车,驶向远方。前学习参观的人围住冯雪芳就养鸡方面的知识问长问短,虚心讨教,冯雪芳都一丝不苟地作着解答。(周崇红)